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以16S rDNA为对象,生物芯片微阵列技术为平台,建立一种能在未知标本中快速检测6种立克次体的方法.方法:针对每种立克次体16S rDNA的可变区,分别设计和合成4条寡核苷酸探针.利用微阵列技术构建立克次体检测用生物芯片.待测立克次体染色体DNA用16S rRNA通用引物扩增掺入荧光素,然后与芯片杂交.利用各种立克次体的4条特异性探针是否全部出现杂交信号来做出判断.结果:以寡核苷酸为探针的生物芯片系统可以实现6种立克次体的检测.对伯氏考克斯体、汉氏巴尔通体、恙虫病东方体,本系统可以将其鉴定到种或属的位置.从第4号探针的不同可以将普氏立克次体和立氏立克次体这两个群区分开来.犬埃立克体检测始终为阴性,可能和没有合适的标本有关.从接到样品到判读出结果,整个检测过程大约需要4.5h.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本法比PCR-电泳法敏感10倍.结论:利用16S rDNA生物芯片微阵列方法可以快速检测6种立克次体.
推荐文章
原油降解微生物的16S rDNA序列研究
原油
近红外光谱法
16S rDNA
生物降解
利用16s rDNA方法检测刺参消化道细菌种类
刺参
消化道
16s rDNA
Blast比对
港口航道致病性细菌检测微阵列基因芯片的研制
致病性细菌
港口航道
基因芯片
检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6S rDNA生物芯片微阵列方法检测立克次体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立克次体 16S rDNA 生物芯片 微阵列 检测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6-188,22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72
字数 26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9960.2003.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梅玲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55 160 6.0 10.0
2 翟俊辉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27 568 14.0 23.0
3 杨瑞馥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180 1706 21.0 33.0
4 郭兆彪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47 474 13.0 20.0
5 王津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30 378 11.0 18.0
6 崔红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14 77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立克次体
16S rDNA
生物芯片
微阵列
检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军事医学
月刊
1674-9960
11-5950/R
大16开
北京太平路27号
82-757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3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598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