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寻找更合理的试管内分析方法研究药物对体外酪氨酸酶活性的调节,筛选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显著的中药有效成分.方法采用蘑菇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观察14种中药有效成分在试管内对酪氨酸酶系统的调节作用.结果10种中药提取的成分在不同浓度对酪氨酸酶活性、黑素生成量上显示了剂量依赖性抑制.其中丁香酚、姜黄油、没食子酸、丁香酚和姜黄素复合物(1:1)以及前两者与蜕皮激素(ecdysone)的复合物(1:1:1)对酪氨酸酶抑制活性与单体化合物熊果甙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丁香酚、姜黄油对酪氨酸酶呈竞争性抑制,没食子酸呈反竞争性抑制.结论丁香酚、姜黄素、没食子酸和其他中药有效成分对酪氨酸酶具有体外抑制作用.
推荐文章
甘草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酪氨酸酶
甘草
VitC
黑色素
小米谷糠油活性成分及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小米谷糠油
酪氨酸酶
抑制率
抗氧化稳定性
维药没食子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没食子
鞣质
酪氨酸酶
抑制作用
和厚朴酚等五种中药有效成分对CYP酶活性的体外抑制作用
中药有效成分
细胞色素P450
肝微粒体
抑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4种中药提取成分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来源期刊 中华皮肤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一元酚单氧酶 丁香酚 姜黄素 没食子酸 蜕皮激素 中草药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7-20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
字数 21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0412-4030.2003.04.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柳依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12 82 3.0 9.0
2 魏羽佳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54 177 6.0 11.0
3 曹煜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57 346 10.0 15.0
4 雷大卫 贵阳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16 98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98)
二级引证文献  (40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7(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08(2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09(33)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0(4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1(3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2(4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13(4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4(4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5(4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6(4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7(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8(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一元酚单氧酶
丁香酚
姜黄素
没食子酸
蜕皮激素
中草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皮肤科杂志
月刊
0412-4030
32-1138/R
大16开
南京市玄武区蒋王庙街12号
28-30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61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522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