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长白、约克夏和杜洛克猪群的RYR基因的多态性,分别分析了RYR基因与猪的产仔数(TNB)、初生重(LBW)、仔猪28日龄重(LWT28)、背膘厚(The BackfatThickness)、死胎数(ND)之间的相关关系.对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在约克夏、杜洛克猪群中,有氟烷基因存在;长白猪群中,未发现有该基因存在.通过对RYR基因分型研究,在约克夏和杜洛克猪群中,未发现有隐性纯合基因型(nn)个体,仅存在纯合基因型(NN)个体和杂合型(Nn)个体.不同氟烷基因型(NN,Nn)之间在产仔数方面存在差异性显著(P<0.05).约克夏猪群中,比较了头胎的平均产仔数,结果发现,Nn个体的产仔数(TNB)比NN个体平均多1.7045头/胎;杜洛克猪群中,Nn个体的产仔数(TNB)比NN个体平均多2.5758头/胎;经产胎次中,平均产仔数分别多0.3898和0.9956头/胎.杂合型(Nn)个体显著高于纯合基因型(NN)个体(P<0.05).在两层和三层膘厚检测中发现,在杜洛克猪群和约克夏猪群中,纯合基因型个体均低于杂合基因型个体,因此在背膘厚方面两种基因型(NN,Nn)个体存在差异性显著(P<0.05).在仔猪28日龄重方面,杂合型(Nn)个体则低于纯合基因型(NN)个体,差异性显著(P<0.05);仔猪初生重方面,纯合基因型个体的仔猪初生重与杂合型个体差异不显著(P>0.05);死胎数方面,纯合基因型(NN)个体高于杂合型(Nn)个体.本次试验中,在杂合型个体中未发现死胎(除一次饲料中毒和蓝耳病毒影响而导致意外流产).研究表明,杂合型个体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提高猪群的产仔数,降低死胎数,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然而相对于背膘厚和仔猪28日龄重来说则显示出不利的一面;在初生重方面,氟烷基因没有不良影响.因此,可以利用氟烷基因PCR-RFLP方法对猪群常规生产实施辅助选择,可望获得一定的遗传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