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叔本华和尼采以来.西方思想界就从未停止过对主体的批判,到了后现代,主体被明确地宣告死亡.当代新马克思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便是这一理论的两支重要力量,新马克思主义将主体变成了没有思想的身体(肉体),后结构主义则侧重对主体神话进行解构和还原.但是,和很多理论一样,主体死亡只是西方后现代语境下的产物,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现代性才是我们理论话语的出发点.
推荐文章
试论后现代主义的主体性批判
后现代主义
主体性
批判
二元论
从现代到后现代——全科医学兴起的后现代哲学审视
全科医学
后现代哲学
主体间性
效果历史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探析--读《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
杰姆逊
后现代主义文化
研究方法
局限性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后现代向度分析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后现代主义
主体性
缺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主体的死亡--后现代一个重要文化现象的解读
来源期刊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后现代 主体 新马克思主义 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74
页数 4页 分类号 I0-02
字数 630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明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4 16 1.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后现代
主体
新马克思主义
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季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3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8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