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纳米颗粒介孔组装体系的光学特性是纳米材料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采用浸泡-氢还原的方法制得Ag/SiO2介孔组装体系,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进行表征,使用分光光度计(Cary 5E UV-Vir)对在不同还原温度下制得的样品进行光吸收测量.TEM结果证明银颗粒近似为球形,呈高度弥散且均匀分布于介孔之中,颗粒直径约为5 nm.光吸收测量结果发现,在还原性气氛H2中制备的样品表现出Ag纳米颗粒的吸收,即由自由电子共振引起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吸收峰,且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吸收边红移.
推荐文章
退火CdS/SiO2介孔组装体系光吸收的行为
CdS纳米颗粒
介孔组装体系
吸收边
SiO2/SiO2复合材料高温介电性能演变规律及温度特性研究
透波材料
有效媒质理论
介电系数
介电损耗
CdS/SiO2介孔组装体系、CdS薄膜及纳米晶的光吸收性质
CdS/SiO2介孔组装体系
CdS薄膜
CdS纳米粒子
吸收边
微通道内双重孔结构SiO2微球的制备
双重孔结构
二氧化硅微球
微通道
质量传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Ag/SiO2介孔组装体系的结构与光吸收特性
来源期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纳米银/二氧化硅 介孔组装 光吸收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G174.4
字数 25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5060.2004.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玉程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56 3745 28.0 45.0
2 张立德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101 1916 23.0 41.0
3 李广海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31 478 10.0 21.0
4 吴侠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银/二氧化硅
介孔组装
光吸收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003-5060
34-1083/N
大16开
合肥市屯溪路193号
26-61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81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57827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Anhui Provinci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www.ahinfo.gov.cn/zrkxjj/index.htm
项目类型: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