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目前研制的肌电假手控制的灵敏度和准确率欠满意,而且肌电控制假肢的肌肉也易疲劳,影响假手操作.目的:探讨肌电手生物反馈训练的最佳方法及其效果评定.设计:前后对照试验.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康复科、北京假肢厂.对象:北京积水潭医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上肢截肢后要求装配肌电假手的患者14例,共16只肌电手;男11例,女3例;年龄(25±8.69)岁.方法:肌电手生物反馈训练分为基础电信号训练、视觉反馈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训练.训练时间为4~6周.主要观察指标:肌电假手功能评定结果.结果:16只肌电手能按照截肢者的意愿开手/闭手和旋腕的动作,完成穿衣、洗漱、进餐、写字等ADL功能.结论:欲使肌电手达到预期设定的目标,训练有两个关键:一是寻找残肢肌肉的最强肌电信号;二是不断强化生物反馈过程,使视觉和肌电手的动作协调自如.
推荐文章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后性功能评定观察
性功能障碍,生理性
电刺激
生物反馈
盆底肌训练
具有触觉和滑觉的肌电假手研究
电生理学
生物医学工程
触觉
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痉挛型偏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脑性瘫痪
痉挛型偏瘫
肌电生物反馈
粗大运动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肌电假手的功能训练和评定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人工四肢 生物反馈(心理学) 日常生活活动
年,卷(期) 2004,(3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20-732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18
字数 6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4.32.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陆廷仁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康复科 11 121 7.0 11.0
2 张少军 3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工四肢
生物反馈(心理学)
日常生活活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