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晚清末岁,新式学堂的兴起和旧式私塾的没落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间有竞争、并存和融合的一面。阿里克谢耶夫1907年在中国北方的游记,生动地再现了新教育和古典教育的实际样态、生存状况,对我们想象和反思晚清的教育状况很有帮助。
推荐文章
浅析俄国武备学校产生背景及过程
俄国
武备学校
背景
过程
1907年晚清学堂服制考
晚清
学堂服
校服
礼服
操衣
常服
善待每一位学生
素质教育
关注
善待
学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晚清的学校和教育图景扫描——一位俄国人1907年的纪实
来源期刊 教育史研究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新学堂 私塾 晚清教育
年,卷(期) jysyjjk_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G4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司洪昌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2003级博士生、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3 1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学堂
私塾
晚清教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教育史研究辑刊
季刊
北京北三环中路46号
出版文献量(篇)
1957
总下载数(次)
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