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变时间步长的有限体积法对具有电介质核心多孔介质微波冷冻干燥的耦合热质传递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有电介质核的多孔介质内部存在着两个升华界面,该双升华界面模型成功地模拟了该干燥过程;合理的选用电介质核心可以大大缩短干燥时间,对于几个大小分别为1.0,1.5,2.0和2.5mm的电介质核,其单位体积所需干燥时间同无核相比分别减少了8%,19%,33%,48%;在相同的电场强度下,电介质核的损耗系数越大,所需干燥时间越短.
推荐文章
具有电介质核圆柱多孔介质微波冷冻干燥过程的双升华界面模型
冷冻干燥
多孔介质
微波加热
电介质核柱
双升华界面
具有预制孔隙多孔介质冷冻干燥的多相传递模型
冷冻干燥
非饱和多孔介质
局部质量非平衡
吸附-解吸平衡
传热传质
具有初始孔隙的多孔物料冷冻干燥
冷冻干燥
初始饱和度
干燥曲线
组合加热
传质
传热
多孔介质中传热传质机理研究
多孔介质
传热
传质
数学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具有电介质核心多孔介质微波冷冻干燥过程的耦合传热传质的数值研究
来源期刊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传热和传质 冷冻干燥 多孔介质 电介质核心 损耗系数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传递现象与单元操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1-186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028.23|TQ028.677
字数 27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3-9015.2005.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国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60 1021 17.0 21.0
2 吴宏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46 1976 17.0 44.0
4 丁水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48 906 17.0 21.0
5 陶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25 761 16.0 20.0
6 陈国华 香港科技大学化学工程系 32 310 10.0 16.0
7 邓宏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68 512 14.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传热和传质
冷冻干燥
多孔介质
电介质核心
损耗系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双月刊
1003-9015
33-1141/TQ
大16开
杭州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27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