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考点点击】语言的形象生动,是在准确、鲜明基础上的更高层级,它更有利于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语言的形象,就是指要选择具有鲜明形象性的语言来描绘景物或人物,使状物如在眼前,写人跃然纸上;语言的生动,就是指语言的运用达到新鲜、独特、灵活、动人的效果。对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就是赏析这些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典型例析】例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注诗中的“十五夜”,指中秋之夜。《全唐诗》收录此诗时,“落”字写成了“在”,请你品评一下“落”与“在”哪一个更好?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用“落”字好。“落”字给人以动感,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洒落人间。“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不够形象生动。解析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塑造了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动人。最后一句中的“落”字是一个动词,给人以动的形象和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而“在”字却只能写出它的客观存在,不能给人以动感,不如“落”字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所以,用“落”字更妙。例2阅读下面一首曲,然后...
推荐文章
浅谈古代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方法
研读
古代诗歌鉴赏之“四关注”
古诗
鉴赏
四关注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教学策略之我见
语文教学
古代诗歌
教学
高中古代诗歌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高中语文
古代诗歌
鉴赏能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导练
来源期刊 高中生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年,卷(期) 2005,(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中生:高考
月刊
1671-329X
43-1367/G4
长沙市望城区银星路二段599号
42-251
出版文献量(篇)
1303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