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隐私权倡导者经常声称现代社会对人类保护隐私的需要拥有共同的直觉上的需求。但很明显,人们对隐私的敏感性根据个体所处社会的不同而不同,即使在美国和欧洲这两个具有很多相似点的社会里也是如此。这些不同之处有的涉及日常生活的行为,比如在公众场合是否允许裸体问题,但更多的还是法律上的差异。事实上,我们正处于大西洋两岸法律冲突的中心——这些冲突中最突出的当数消费者数据保护问题,民事诉讼程序中的证据问题,犯人的社会公开问题等。显然,认为不同的社会存在着相同的关于隐私的直觉并且应该在此相同直觉的基础上来建立隐私保护的普遍性法律规范是不正确的。本文探讨了这些法律冲突并试图阐明欧洲的隐私标准是建立在法德两国'个人荣誉'理念之上的。欧洲隐私法和欧洲关于性骚扰的法律制度、监狱法及其他部门法一样,以保护普通法国人和德国人的'个人荣誉'为目标。美国法则采用了另一种不同的方式来保护自由的利益。本文将法国和德国的观念向前追溯到上几个世纪,并在文中重点强调了法国在19世纪的性自由文化和德国的纳粹历史。随后本文讨论了目前法国法和德国法中消费者信用报告制度,公开场所的裸体问题和姓名法问题,并且将其与美国法进行比较。本文讨论了美国法对国家侵害行为的高度敏感性,而大陆法则对个人的公众形象表现出莫大的关注。如果我们不舍弃绝大多数美国隐私权倡导者所采用的分析方法,那么我们便无法理解大西洋两岸存在的这些差异,因为这些差异和那些所谓的'普遍人格'需求无关。相反,这些不同点反映了美国法和大陆法在政治理念和社会理念上的不同。的确,我们应该舍弃学术中的直观主义,而应该更多地以社会和政治理念为中心。
推荐文章
人类文明的两种知识
人类文明
技术知识
协同作用
人类智慧
安全感
从文化的角度审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委婉语
委婉语
文化差异
语言禁忌
意转性技巧
神圣与世俗:茶文化全球在地化的两种向度
茶文化
全球化
全球在地化
文化共同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方文明中的两种隐私文化:尊严VS自由
来源期刊 私法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隐私 价值 尊严 自由 大陆法 美国法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170
页数 70页 分类号 D91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帆(译)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2 0 0.0 0.0
2 詹姆士·惠特曼 耶鲁大学比较法及外国法福特基金会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隐私
价值
尊严
自由
大陆法
美国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私法
半年刊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理科5号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4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