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Martin回顾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自己作为功能语言学家在语言和教学领域所从事的五个阶段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探索如何建构社会生活中的语言模式并推进教学革新研究方面在澳大利亚乃至海外如香港、新加坡、英国等地造成影响,形成所谓的"悉尼学派"(Green&Lee1994),但教学革新也引发争议,令人反思。总的说来,Martin的任务是运用功能语言学理论对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法和课程设置提供策略性的理论指导,关注"如何教"和"教什么"的问题。具体地说,教学法运用的基本原则是"在共享经验的语境下通过互动进行指导"(Painter1986),要求教师准备好为会话中的学生营造熟悉的学习环境。课程设置则是在通过语类研究语法和话语的基础上,将学生首要的教学目标及主题范围指定为一系列的语类(Christie&Martin1997),明确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而语类是分阶段的有目标导向的社会过程,是意义的模式(Martin1999),意义不能脱离语类而存在,文化亦即语类系统,这些在澳大利亚的一些教学大纲都有所体现。然而有关语类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之争到九十年代中期才平息,除了语类的效用可圈可点外,主要是学校的语法教学再起新争:功能语法取代传统语法的问题。由于对功能语法术语的误会和无知导致某些教学大纲中的误用。为了澄清功能语法的术语,Martin以具体语篇为例,根据语类的阶段性和目标性特点,从经验、人际和语篇三大元功能的角度对小句进行功能分析并对比功能标签和传统语法中的术语。显然,功能语法比传统语法更能清晰地分析出小句的多重意义;就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而言,从幼儿学校开始学习功能语法是可行的(Williams2000),而且也是必须的。普及功能语法从专家到经验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教师和家长对功能语法的恐惧,以及政府对岗位培
推荐文章
生成语法中的四种空语类
生成语法
普遍语法
空语类
语迹
PRO
pro
生成语法中的功能性语类
功能性语类
词汇性语类
生成语法
语类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语类教学
大学英语听力
英语新闻广播
基于语篇的英语语法教学
教学
语法
语篇
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语法与语类:关于“悉尼学派”的思考(英文)
来源期刊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功能语法 功能语言学 GRAMMAR 课程设置 LINGUISTICS 社会符号学 主题范围 语言模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54
页数 27页 分类号 H0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丁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功能语法
功能语言学
GRAMMAR
课程设置
LINGUISTICS
社会符号学
主题范围
语言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季刊
16开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31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23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