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PE类重组免疫毒素是将经过修饰加工后失去与细胞结合能力的PE分子与导向分子(载体)通过DNA融合技术而成的新型导向药物.因其可特异性识别、结合和杀伤靶细胞,因而被用来治疗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AIDS等疾病.目前有许多种PE类免疫毒素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尤其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已取得显著的疗效,预期这些药物在未来几年将取得更长足的发展.本文对目前PE重组免疫毒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推荐文章
眼镜蛇毒细胞毒素类免疫毒素研究进展
眼镜蛇毒细胞毒素
免疫毒素
导向治疗
抗柔嫩艾美耳球虫ScFv-PE40重组毒素的活性测定
抗柔嫩艾美耳球虫
重组免疫毒素
活性测定
重组免疫毒素GnRH-PTD-PE39KDEL的构建及表达
蛋白质转导域
人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
绿脓杆菌外毒素A衍生物
免疫毒素
PE38与人源化抗肝癌单链抗体重组免疫毒素的构建及表达
PE38
免疫毒素
肝细胞肝癌
单链抗体
表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E类重组免疫毒素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重组免疫毒素 PE衍生物 导向治疗 基因治疗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92
字数 39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5673.2006.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虹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微生物教研室 241 1196 15.0 20.0
2 祁志荣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微生物教研室 5 17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重组免疫毒素
PE衍生物
导向治疗
基因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双月刊
1005-5673
62-1120/R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盐场路888号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2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85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