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隐喻是人类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大量英汉语料,分析了道德概念的内涵、认知经验基础,以及隐喻映射模式,归纳出以道德为本体的概念隐喻——道德是一个有价的实体,其基础是客体世界的物质属性在人心理上的感受向道德认知域的映射。英语和汉语的道德概念隐喻基本一致,这是由于人类生存适应的需求根本上是一致的。
推荐文章
大学生道德概念的重量与洁净隐喻
道德概念
具身隐喻
重量隐喻
洁净隐喻
大学生
英汉习语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英汉习语
概念隐喻
对比分析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中医六淫概念隐喻——以湿邪概念为例
中医"六淫"概念
"湿邪"概念
自然隐喻
认知语言学
概念隐喻理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以道德为本体的概念隐喻
来源期刊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道德 概念隐喻 表达性隐喻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5
页数 5页 分类号 H31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念阳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44 418 9.0 20.0
2 郝静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道德
概念隐喻
表达性隐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季刊
1004-8634
31-1120/C
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4-764
出版文献量(篇)
94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