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余甘子的雌雄花着生在结果枝叶腋内,雌花着生位置一般在1-6叶腋内,着生频率最高的是2~4叶腋,雄花分布在4~12叶腋内.余甘子雌雄花主要分布在一龄结果母枝上.雌花在结果枝分布,最多的扁甘品种平均有5.72朵,最少的是六月白为0.882朵.雌花丛生性强的扁甘、山甘、兰丰、粉甘和秋白具有较高产性状,而六月白则不具有丰产性.扁甘为单个结果枝上雄花最多的品种,平均达221.92;最低的是六月白,雄花数只有14.91.余甘子树龄越高,雌花分布越不均匀.余甘子树冠分为3种类型:半圆形树冠,雌雄花在树冠中的分布比较均衡,有花冠层占总冠层比例达92%,产量最高;扁平形树冠,有花冠层占总冠层比例为62%;倒三角形树冠,冠内雌雄花分布极不均衡,有花冠层占总冠层比例只有41%.
推荐文章
余甘子核仁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
余甘子核仁油
氧化稳定性
货架期
余甘子总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的优化
余甘子
总黄酮
超声波辅助
响应面分析
余甘子新品种‘保山1号’的选育
余甘子
新品种
‘保山1号’
选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余甘子雌雄花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来源期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余甘子 空间分布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林业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4-248
页数 5页 分类号 S792.189.03
字数 37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286.2006.02.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华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91 1573 21.0 34.0
2 姚小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200 2980 26.0 43.0
3 王开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120 2020 22.0 39.0
4 熊仪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2 2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余甘子
空间分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286
36-1028/S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志敏大道1101号
44-10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22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