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目的:对铁路重载的两个重要方面——运输组织和既有线路加强进行分析探讨,力求概括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一般模式,提出切实有效的方案.研究方法:主要结合参与研究的我国大秦线、北同蒲线两条重载铁路的经验,列举已实施的案例,提炼出共性的特征,求证总结出重载铁路运输组织和线路加强可能的几种模式.研究结果:根据重载铁路以煤炭运输为主的运输特点,运输组织应重点抓好重载列车的装车、运输、卸车及车辆回空、机车运用等各个环节;线路方面应对轨道、路基、桥涵采取适当有效的加强方式.研究结论:本文根据重载线路的不同运输特点,提出重载铁路运输组织方式.在提高列车重量方面,应达到5 000 t、10 000 t、20 000 t;在装卸车组织方面,减少技术作业站的集结和分解时间,采用直接过翻车机整列卸车的循环拉运方式;技术作业站和中间站到发线长度应满足重载要求;采用客货分线.线路加强模式为采用无缝线路、高强度高质量的轨枕和钢轨、治理路基和桥涵病害、改建地段采用较高标准等措施.
推荐文章
重载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工作的探讨
重载铁路线路
维修养护
轨道病害
线路爬行
重载铁路线路病害治理、维修及养护原理
重载铁路线路
病害治理
维修
养护原理
浅谈重载铁路线路的维修与养护工作
重载铁路线路
设备性能
维修系统
专业素养
重载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工作的探讨
重载铁路
轨道
钢轨弯曲应力
挠曲变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探讨重载铁路的运输组织及线路加强模式
来源期刊 铁道工程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铁路 重载 运输组织 线路加强模式
年,卷(期) 2006,(7) 所属期刊栏目 路网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3,67
页数 4页 分类号 U116
字数 34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106.2006.07.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勇 2 3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1)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铁路
重载
运输组织
线路加强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工程学报
月刊
1006-2106
11-3567/U
16开
北京市复兴路69号中国中铁广场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8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6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