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中国是音乐治疗的发源地之一,自<内经>始音乐治疗就是中医治疗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医音乐治疗作为新兴学科,亟待构建一个较为系统的融传统与现代于一炉、更便于指导临床应用的有中医特色的理论框架,基于此而提出有关思路.方法:收集古代典籍中记载的中医乐疗史料,纵览现代研究的文献和相关学科的成果,从中医音乐治疗的哲学基础、治则治法、作用机制、运用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推本溯源,梳理发生发展的脉络,探赜索隐,析出理论框架的刍形.结果:乐者,道也.音乐本于"太一",中医乐疗理论的源头是阴阳五行学说;乐者,治也.音乐是一种和合之气,中医乐疗当属于八法中之"和"法;乐者,意也.音乐治疗的基础来自于音乐、情志、脏气共鸣互动;乐者,药也.用乐如用药,亦有归经、炮制、升降浮沉、寒热温凉、个体差异及不良反应,辨证施乐中比类选曲的方法恰是"同质原理"的要求,可视为用乐的"反佐".结论:中医音乐治疗基础理论建构存在不少问题有待于进一步阐明,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总结文献,拓展应用,创新方法,在传统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吸收外来音乐的精华,不断充实和完善中医乐疗曲库,提高临床应用的可操作性和实验研究的规范性,探索自身发展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