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尊(self-esteem),又称自我尊重,是自我系统的重要成分之一,是个体对其自身价值的一种积极的认知评价(张林,2004)。从儿童自尊的发生和发展来看,自尊是在自我概念形成以后,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及与其他人的社会交往逐渐产生并不断发展的。也说明自尊,即自我尊重,是在他人尊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类需要层次理论,其中尊重的需要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张向葵等人也提出,自我尊重不仅是人类需要的核心成分,也是人们缓解文化焦虑的缓冲器,是人生命价值的最高形式。而且有很多研究表明,儿童从三岁左右就产生了自尊的需要,具体表现为对独立自主的渴望,希望受到成人的关注与肯定等等。可见,无论从需要的程度上还是年龄范围上,人们对自尊的需要都是如此地强烈和普遍。所以,从儿童开始培养自尊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当儿童的自尊需要得到满足,他们才会认识到自我的价值,产生积极的自我情绪体验,并在生活中表现得自信、自爱、自立,达到一种健康平衡的心理状态,进而朝着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前进。
推荐文章
轻中度智力障碍儿童的内隐和外显自尊研究
智力障碍
内隐自尊
外显自尊
Go/No-go联想任务
谈如何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
留守儿童
关爱
学习兴趣
福清市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及一般儿童自尊感比较研究
流动儿童
留守儿童
一般儿童
自尊感
如何培养留守儿童的生命幸福感
留守儿童
生命幸福感
学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父母应如何培养儿童的自尊
来源期刊 中国家庭教育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自尊需要 儿童 培养 自我尊重 父母 需要层次理论 生命价值 人类需要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7
页数 6页 分类号 G7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向葵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172 3466 30.0 55.0
2 刘双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9 50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尊需要
儿童
培养
自我尊重
父母
需要层次理论
生命价值
人类需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家校合作教育
季刊
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东北师大田家炳书
出版文献量(篇)
142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