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不同于新文学第一代男性作家的多数负笈海外和传统女性作家的闺阁受教,现代女性作家的出现和女性文学的发生基本属于国内女子高等教育的产物。闺阁教育的式微、启蒙思想的输入、注重写作训练的国文教育及以新文化运动启蒙知识分子为中心的师资构成等要素交互渗透,使得女大学生具有了迥异于传统女性的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这既为具备主体意识的"新女性"的产生准备了必要条件,同时也为"新女性"与"新文学"的结合提供了偶然的历史契机。正如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依赖于北京大学师生共同开创的校园文化环境一样,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也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建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女性"为人"与"为文"的意识逐渐觉醒的历史进程中,肇始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女子高等教育发挥了至为关键的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女子高等教育与现代女性“为人”与“为文”的自觉——以女高师作家为例看新文学第一代女作家的知识结构与教育背景
来源期刊 励耘文学学刊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女子高等教育 北京女高师现代女作家 “为人”与“为文”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4-160
页数 17页 分类号 I206.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翠艳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4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女子高等教育
北京女高师现代女作家
“为人”与“为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励耘文学学刊
半年刊
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2号院1号楼
出版文献量(篇)
68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