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乙基纤维素和聚乙烯为壳材料,热敏变色材料氯化钴为芯材料,Span80为乳化剂,采用油相分离法,对热敏变色材料氯化钴进行高分子材料包覆,制备了polyethylene/ethyl cellulose(PE/EC)可逆示温微胶囊.研究了壳材料用量、乳化剂用量、搅拌速率、相分离时间和环己烷用量等工艺参数对微胶囊的形成状态、包裹率等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对微胶囊的变色温度影响不显著;随着相分离时间的增加,微胶囊的包裹率增大;随着搅拌速率的增加,微胶囊的包裹率呈先增大再降低的趋势.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光学显微镜(OM)进行表征.微胶囊化的最佳试验条件为:核壳比为1∶1, 相分离时间为3 h~4 h,搅拌速率为900 r/min.所制备的微胶囊极大地提高了可逆示温材料的变色灵敏性、环境适应性与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热敏可逆变色中性墨水微胶囊色浆性能研究
热敏可逆
中性墨水色浆
粒径
热敏性能
可逆热致变色结晶紫内酯微胶囊的性能表征
热致变色
结晶紫内酯微胶囊
性能表征
感温变色微胶囊印花工艺及其应用研究
感温变色
微胶囊
印花工艺
色彩
蛋白质微胶囊包覆RDX工艺参数研究
微胶囊
RDX
蛋白质
包覆
工艺参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工艺参数对可逆示温微胶囊性能影响的研究
来源期刊 微细加工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微胶囊 示温材料 可逆示温材料 油相分离法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微机械加工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3
字数 388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乔吉超 西北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 23 367 12.0 19.0
2 胡小玲 西北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 97 1704 23.0 38.0
3 管萍 西北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 69 929 18.0 2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4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胶囊
示温材料
可逆示温材料
油相分离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细加工技术
双月刊
1003-8213
43-1140/TN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9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