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口号,提出十周年了。学术讨论中意见分歧之大,真是出乎意料之外。除了赞成者有意见分歧之外,反对者也真不少,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第一种意见认为,中国古代文论是民族的传统所在,“转换了”就有失去民族传统的危险,所以不必进行什么“现代转换”,所谓的“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不过是一个伪命题!第二种意见认为,西方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没有通约性,所以不能转换。第三种意见认为,在“全球化”时代,弱势文化充其量只能对它作些本土化的工作,因此想以“西方文论的中国化”来取代中国文论建设中的“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主体建设意识,仍然按照上个世纪生存方式“苟且”下去。这样,再加上“古代文论现代转换”论者本身,便有了四种关于中国文论未来建设之路的设想。由于它们牵涉着中国文艺理论的未来走向,有着截然不同的四种前途,所以,在21世纪初叶,不可不将这些问题辨析清楚。
推荐文章
论教学设备和器材研发的立足点
教学设备
教学实际
接受能力
语文教育立足点的哲学审视——兼与余应源"语文教学的立足点在言语形式"商榷
课程论
语文教育
立足点
哲学审视
言意体
文质相称
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气"文化因子
"气"文化
哲学意义
古代文论
文艺特征
中国古代文论与电视剧《琅琊榜》艺术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
电视剧
琅琊榜
艺术特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文论四种前途的争论——兼论“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来源期刊 东方丛刊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现代转换 中国文论 争论 民族传统 中国文艺理论 21世纪初叶 意见分歧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113
页数 15页 分类号 I206.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顾祖钊 安徽大学中文系 44 36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古代文论
现代转换
中国文论
争论
民族传统
中国文艺理论
21世纪初叶
意见分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方丛刊
季刊
大32开
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东方丛刊>编辑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7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