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茶叶中茶多酚作为茶叶品质检测中五项常规检测成分之一,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茶叶中茶多酚含量进行快速无损检测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但目前茶多酚含量的近红外检测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茶叶提取物及其制品.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含量,采用非线性偏最小二乘法(NLPLS)原理,结合不同的光谱区间组合建立了最佳的茶多酚含量近红外分析模型,相关系数为0.967,均方根误差为2.001%,模型具很高的精度.
推荐文章
基于近红外光谱信阳毛尖茶多酚含量的检测
信阳毛尖
近红外光谱
茶多酚
偏最小二乘法模型
近红外光谱对鲜茶叶茶多酚和氨基酸总量检测的研究
茶叶
茶多酚
氨基酸
检测
近红外光谱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杉木总酚含量模型构建与应用
杉木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总酚含量
快速检测
雷竹笋硬度的近红外光谱检测模型优化
经济林学
近红外光谱
后向间隔偏最小二乘法
竞争性自适应权重法
连续投影算法
硬度
雷竹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检测模型研究
来源期刊 红外技术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茶多酚 近红外光谱 检测模型
年,卷(期) 2007,(7) 所属期刊栏目 红外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9-432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5.7.3
字数 27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7.07.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华才 62 957 17.0 29.0
2 刘辉军 32 329 10.0 16.0
3 吕进 29 590 14.0 24.0
4 张维刚 18 87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9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155)
二级引证文献  (143)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3(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22)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8(2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茶多酚
近红外光谱
检测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红外技术
月刊
1001-8891
53-1053/TN
大16开
昆明市教场东路31号《红外技术》编辑部
64-2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1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08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