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晚熟龙眼品种立冬本为试材,研究了果穗垂头前后果实鲜重、各组织的水分及假种皮总糖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鲜重平稳增加,成熟时达到最大;各组织水分积累的关键时期分别是:果皮在垂头后1 2~24 d,假种皮在垂头后0~24 d,而果核是在假种皮包顶后0~24 d;假种皮总糖积累主要是在垂头后,完熟时达最高.果穗垂头可作为龙眼果实水分与总糖代谢的物象分界点.
推荐文章
不同龙眼品种果实成熟时糖含量及其特征研究
龙眼
TSS
可溶性糖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低温贮藏对晚熟龙眼"立冬本"果实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龙眼果实
呼吸强度
细胞膜透性
果皮褐变
果肉自溶
营养成分
低温贮藏
采前套袋时期对‘立冬本’龙眼果实品质和采后贮藏特性的影响
龙眼
果实
采前套袋
套袋时期
果实品质
贮藏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晚熟龙眼果穗垂头前后果实鲜重、水分及总糖含量的变化研究
来源期刊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立冬本 果穗垂头 鲜重 水分 总糖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3
页数 4页 分类号 S667.2
字数 28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171.2007.06.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家辉 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 91 572 14.0 20.0
2 余东 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 55 286 10.0 15.0
3 黄雄峰 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 74 256 8.0 11.0
4 许玲 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 63 200 8.0 10.0
5 朱祥凤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1 2 1.0 1.0
6 刘惠玉 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 8 118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37)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立冬本
果穗垂头
鲜重
水分
总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8-0171
44-1438/N
大16开
广东省佛山市江湾一路18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9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77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