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树脂纯化后的无梗五加果总黄酮进行了研究,表明以聚酰胺为固定相、微乳液为展开剂进行薄层层析鉴定效果最好,共分得9个组分.各种层析条件下的Rf值分析表明,无梗五加果中含药用成分金丝桃苷,未发现芦丁和槲皮素.采用HPLC法对经脱色、脱蛋白、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得到的主要多糖组分ASP-Ⅰ、ASP-Ⅱ进行单糖组成和纯度、相对分子质量(Mr)测定,表明无梗五加果多糖单糖组成为甘露糖、氨基葡萄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及岩藻糖,主要由Mr为21 800、147 000、45 400和18 100的4种均一多糖组成;其中,均一多糖ASP-Ⅰ由半乳糖和鼠李糖组成,物质的量之比为1∶0.7,Mr为18 100.对水提醇沉后得到的无梗五加果多糖进行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疲劳和耐缺氧的能力.
推荐文章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无梗五加果中的多酚类化合物
无梗五加
多酚
大孔树脂
纯化
沙棘果渣中黄酮类化合物最佳提取工艺研究
沙棘
黄酮类化合物
正交试验
黄酮类化合物制备包合物的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
包合物
增溶
研究进展
大血藤黄酮类化合物组成的初步研究
大血藤
黄酮类化合物
HPLC
聚酰胺薄层层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无梗五加果多糖与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来源期刊 林产化学与工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无梗五加 多糖 总黄酮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91
字数 38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2417.2007.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孟宪军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338 5732 40.0 57.0
2 冯颖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85 785 14.0 25.0
3 王建国 7 110 7.0 7.0
4 张奇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4 59 4.0 4.0
5 王晶晶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16 148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61)
二级引证文献  (59)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梗五加
多糖
总黄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林产化学与工业
双月刊
0253-2417
32-1149/S
大16开
江苏南京市锁金五村16号
28-59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9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04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