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二氧化硅由于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及稳定的硅/二氧化硅界面而长期用于硅集成电路的制备.然而对于纳米线宽的集成电路,需要寻找新的高介电常数(高k)的栅极介质材料代替二氧化硅,以保持一定的物理厚度和优良的耐压及漏电性能.这些栅极候选材料必须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合适的禁带宽度,高质量的表面形貌和热稳定性并与硅衬底间有良好界面.此外,其制备加工技术最好能与现行的硅集成电路工艺相兼容.本文从固体物理和材料科学理论出发,阐述选择高k栅介质材料的基本原则,介绍目前研究的材料体系、制备方法、材料性能以及界面稳定性,并展望了这些高k栅介质材料的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本征高介电常数聚酰亚胺电介质研究进展
聚酰亚胺
电介质
耐热性能
介电性能
分子设计
高介电常数材料的介电常数测量方法研究
高介电常数材料
相对介电常数
电极
气隙
测量值
校核
电容器组合介质介电常数与压紧系数关系分析
电力电容器设计
元件
介质结构
介电常数
压紧系数
基于LabWindows/CVI介质复介电常数的测量系统设计
复介电常数
矢量网络分析仪
GPIB
自动测试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介电常数栅介质的性能及与硅衬底间的界面稳定性
来源期刊 稀有金属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k栅介质 性能 界面 硅技术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5-278
页数 14页 分类号 TN304
字数 117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8-7076.2007.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军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先进电子材料研究所半导体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75 496 13.0 17.0
2 屠海令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先进电子材料研究所半导体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42 224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2)
  • 参考文献(1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k栅介质
性能
界面
硅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稀有金属
月刊
0258-7076
11-2111/TF
大16开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2号
82-167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72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1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