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制备恶性疟原虫红内期抗原MSP1C-末端EGF2区域,用于分析该区域在自然感染条件下的免疫应答特点.方法 制备恶性疟原虫裂殖体表面蛋白1(MSP1)C-末端的EGF2片段,并将其与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片段融合,通过电转化整合入毕氏酵母的基因组,进行诱导表达,纯化表达产物,并对其免疫特性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初始对单个EGF2片段表达未成功,与GST片段融合后检测到表达,经过Ni柱浓缩纯化的诱导表达上清, 经SDS-PAGE分析在33kDa处出现表达的蛋白条带,经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该蛋白为所需的目的蛋白;ELISA结果表明GST-EGF2重组蛋白能够与免疫兔血清反应,且平均抗体滴度可达5981.结论 利用毕氏酵母表达系统表达了EGF2结构域,并证明该蛋白能与特异抗体反应,可用于EGF2相关的疟疾保护性免疫的研究.
推荐文章
恶性疟原虫PfMAg?1对裂殖子入侵功能的影响
恶性疟原虫
PfMAg?1
候选抗原
疫苗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裂殖子表面抗原2(MSA-2)基因在卡介苗BCG中的表达
恶性疟原虫
BCG
基因表达
裂殖子表面抗原2
穿梭质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 EGF2结构域的表达及免疫反应特点
来源期刊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EGF-2 MSP1-19 疟疾 毕氏酵母
年,卷(期) 2007,(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2-984,99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82
字数 29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94.2007.10.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萨日娜 第二军区大学基础医学部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1 1 1.0 1.0
2 张冬梅 第二军区大学基础医学部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1 1 1.0 1.0
3 潘卫庆 第二军区大学基础医学部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EGF-2
MSP1-19
疟疾
毕氏酵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月刊
1002-2694
35-1284/R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津泰路76号
34-4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9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38474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