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审美疲劳”原属于美学用语,具体表现为对审美对象的兴奋减弱,不再产生较强的美感,甚至对对象表示厌弃。就教师而言,产生“审美疲劳”,以致于产生对职业的倦怠,大致出现在执教2—3年后,这时正是一个年轻教师开始感觉不再“新”的时候,自以为该遇到的“事”都遇到过了,该学会的东西也都学会了,教育教学过程不再有新鲜感,整日里重复着“备课、上课、批作业、订正、辅导”之中。
推荐文章
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
小学教师
职业倦怠
职业压力
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与保健
高校教师
职业倦怠
应对策略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与对策研究
高校辅导员
职业倦怠
原因
对策
论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与对策
幼儿教师
职业倦怠
原因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教师“审美疲劳”与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来源期刊 西北职教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审美疲劳” 职业倦怠 年轻教师 成因 教育教学过程 审美对象
年,卷(期) 2007,(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
页数 1页 分类号 G44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熊文蓉 3 2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审美疲劳”
职业倦怠
年轻教师
成因
教育教学过程
审美对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职教
双月刊
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出版文献量(篇)
588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