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使用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进行不同时间的发芽试验,然后评估其麦芽质量.由于根芽的增长,除根损失不断增加,α-淀粉酶活力增加,特别是在发芽的前三天,其后活力水平基本不变,可溶性β-淀粉酶的活力在发芽5天后达到最大值.荞麦麦芽的淀粉分解能力和浸出率与大麦麦芽相比是较低的,但可以通过调整糖化工艺,使其达到工业要求的浸出率.随发芽时间的延长,过滤速度也增加,发芽4天后,麦汁黏度开始下降.HPLC分析证实麦芽糖和葡萄糖是麦汁中的主要糖类.总可溶性氮、库尔巴哈值以及游离氨基氮(FAN)随发芽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主要是C组的氨基酸不断增加.荞麦制麦的最佳发芽时间是于15℃发芽4~5天.
推荐文章
荞麦芽苗菜品种及种植方法研究
荞麦芽苗菜
产量
发芽率
种植方法
浸种时间对大豆发芽的影响
大豆
浸种时间
种子萌发
影响
添加不同发芽时间的小麦芽粉对面团及馒头品质的影响
小麦芽
糊化特性
粉质特性
拉伸特性
馒头
盐胁迫对苦荞麦芽菜产量及黄酮含量的影响
荞麦芽菜
盐胁迫
发芽特性
品质
黄酮含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荞麦的发芽时间对成品麦芽质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啤酒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酿造 Fagopyrum esculentum 制麦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译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S2
字数 66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4819.2007.06.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英 20 16 2.0 4.0
2 吕英刚 5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酿造
Fagopyrum esculentum
制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酒业
月刊
2096-0972
10-1355/TS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乙22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043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4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