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筛选优化红花与川芎水煎混合提取工艺.方法 以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f yellow A.HSYA)、川芎中阿魏酸(Ferulic acid,FA)的提取转移率为考察指标,应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水与药材的倍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 川芎加10倍量水浸泡20 min,单独煎煮提取30 min,药渣与红花混合再加14倍量水浸泡20 min,煎煮两次,每次30 min,能最大限度的提取红花与川芎药材中的有效成分,FA与HSYA的转移率分别为96.26%和99.76%.结论 本文建立的优化工艺提取转移率较高,可为工业生产提供依据.
推荐文章
川芎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川芎多糖
水提醇沉法
提取率
工艺
果胶酶法提取川芎多糖工艺的研究
果胶酶
川芎
多糖
提取工艺
均匀设计法优选红花提取工艺
红花
提取工艺
羟基红花黄色素A
RP-HPLC法
均匀设计
红花中红花黄素A的分离工艺研究
红花黄素A
分离工艺
正交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红花与川芎混合提取工艺的研究
来源期刊 海峡药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红花 川芎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羟基红花黄色素A 阿魏酸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药与天然药物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460.4
字数 31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3765.2007.02.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平其能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 302 3882 29.0 43.0
2 黄罗生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制剂研究所 48 496 13.0 20.0
3 郭健新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 30 750 18.0 27.0
4 蔡薇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制剂研究所 2 15 2.0 2.0
5 金雪锋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 2 1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花
川芎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羟基红花黄色素A
阿魏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峡药学
月刊
1006-3765
35-1173/R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通湖路330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117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830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