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或自我,是人类最切近的现象,但也是理智最为困惑的现象之一。尽管心智科学对心智主体的各方面——意向性、知觉、行为、记忆、学习、意象、情绪、思维、语言、想象、无意识乃至意识等等——有了相当深入的理解。然而心智的所有这些方面只有围绕自我这一概念的内涵才有意义,否则就根本无法有意义地谈论它们。但是必须即刻强调的是:自我并非一个实体性的自我极点,就好比一个主体内部再有的一个主体——一个自我小人。因此,自我必须从一个结构性的方面来理解。日常经验显示:自我首先是一个生命现象。迈特拉纳和瓦雷拉(Maturana&F.J.Varela)借助自创生(autopoeisis)概念描述了生命自我的一般结构。生命——即使是最简单的生命——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是自治的(autonomous)个体。它们与世界已经形成了最基本的意向性和意义关系。在生命-心智演化和发育的不同水平,自我的表现形态是不同的。统一的自我感(senseofself)是人类最直接的意识经验,人类对自我的认识就是从这个自我感的直接经验开始的。与单纯的生命自我不同,有自我感的自我是如何形成的呢?达玛西奥(A.Damasio)将自我感的形成视为意识研究中两个紧密相关的问题之一。第一个问题是,有机体是如何产生心理模式(意象)的;第二个问题是,与产生一个对象的意象并行,有机体如何产生一个有关"这个意象是我的意象"的自我感的。"感受(feeling)是如何具身的"这个玄奥难解的问题就成为当前神经自我研究的核心问题。自我长久以来让人困惑的方面不仅不在于它作为一种实在的本身的独特性,而且在于其与世界之间循环关系的独特性;而只有理解后者,我们才能明确地把握前者。
推荐文章
试论工程建造的具身性知识运作
工程建造
现象学
具身性
工程知识
具身性知识运作
具身认知的教育意义和潜在价值研究
具身认知
第二代认知科学
教育
数学实验:在具身认知视野观照下的学习方式
数学实验
具身认知
学习方式
地名文化出版物的研发机理与路径—基于具身认知理论视角
地名文化
地名文化出版物
具身认知
研发机理
具身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我、具身性与经验世界
来源期刊 心智与计算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自我 具身性 经验世界 自创生 感受 现象学 循环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0-243
页数 14页 分类号 B84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恒威 浙江大学哲学系/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75 756 11.0 2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我
具身性
经验世界
自创生
感受
现象学
循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心智与计算
季刊
2007
chi;eng
出版文献量(篇)
193
总下载数(次)
93997
总被引数(次)
8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