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β-G)活性在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形成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改良的Fishman方法对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胆汁、唾液中内源性β-G进行测定,分析内源性β-G活性变化与肝内胆管结石的关系.结果 无论术前及术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胆汁和唾液中内源性β-G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2周胆汁和唾液中内源性β-G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但是只有胆汁内源性β-G水平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源性β-G可能与原发件肝内日旦管结石的成石有关.
推荐文章
小鼠肝内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的性别差异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代谢
胆红素/代谢
肝脏/代谢
性别因素
血清及脑脊液中β-葡萄糖醛酸酶测定在脑肿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脑肿瘤
诊断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葡糖醛酸酶
胆道菌群导致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
胆道菌群
病理过程
产紫青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甘草酸
β-葡萄糖醛酸苷酶
克隆
产紫青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胆汁和唾液中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医学新知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 肝内胆管结石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6-15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57.4+2
字数 14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5511.2008.03.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邱佑斌 武汉汉纸医院外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
肝内胆管结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新知
双月刊
1004-5511
42-1220/R
大16开
武汉市东湖路169号
38-339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6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5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