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往脑干损伤诊断多仅凭病史和神经体系统格检查,缺乏客观的辅助检查.利用影像学和电生理学技术可从形态学、组织代谢和神经功能等多方面对脑干损伤进行客观的诊断和预后分析.研究认为, CT检查是颅脑损伤的首选检查,对较大的出血性脑干损伤有直接诊断作用,对非出血性脑子损伤多通过间接征象诊断.核磁共振检查是脑干损伤最理想的检查, MRI各序列可反映脑干损伤的形态学改变,通过分类研究发现,患者预后与脑干损伤部位关系密切.1H MRS从组织病理代谢变化角度能解释更多伤后昏迷而形态学检查无法解释的脑干损伤,有诊断分类和预后作用.神经诱发电位是最简便,可反复在床旁进行诊断和监测的检查方法,能从神经功能损伤的角度对脑干损伤进行定位诊断和预后分析,与MRI研究结果相吻合.
推荐文章
肿瘤运输生理学及其对影像学和影像导向治疗的影响
肿瘤
运输生理
影像学
影像导向治疗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在Guillain-Barre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Guillain-Barre综合征
感觉/神经传导检查
F波
针极肌电图
心肌细胞电生理学中药研究进展
心肌细胞电生理学
抗心律失常中药
膜片钳技术
离子通道
离子流
心肌细胞电生理学中药研究进展
心肌细胞电生理学
抗心律失常中药
膜片钳技术
离子通道
离子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干损伤的影像学和电生理学诊断与预后评价
来源期刊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干损伤 诊断 预后 核磁共振 神经诱发电位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0-21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6
字数 46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2642.2008.03.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干损伤
诊断
预后
核磁共振
神经诱发电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双月刊
1673-2642
43-1456/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42-11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719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