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目的:出入段线能力是决定动车段内设备能力能否得到充分运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北京动车段为例,根据预测的客车开行方案,仿真铺画列车运行图;在满足动车组检修作业要求的前提下,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分析动车组综合运用计划,确定各时段出入段线动车组出入次数;提出动车段出入段线的运输组织方案和能力计算办法,为动车段的勘察设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研究结论:根据出入段线的运输组织方案,对照分析其在最有利和最不利条件下的通过能力与动车组出入段次数,确定出入段线能力的适应性及能力加强措施方案;分析得出全天存在4个小时段范围内2条出入段线能力不能满足运输需求,因此建议北京动车段设3条出入段线,各线均按双方向追踪运行设计.
推荐文章
浅析屯里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出入段线方案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段
出入段线
纵断面方案
浅谈地铁车辆段出入段线深基坑降水安全控制要点
地铁
深基坑
降水
安全
控制要点
北京地铁车辆段总图布置方案综合分析
车辆段
车辆基地
总平面布置
方案比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京动车段出入段线建设规模及能力适应性分析
来源期刊 铁道工程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动车段 出入段线 动车组 通过能力
年,卷(期) 2008,(10) 所属期刊栏目 枢纽、站场与房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77
页数 4页 分类号 U291.1+3
字数 30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106.2008.10.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耿敬春 13 77 5.0 8.0
2 牛会想 13 142 7.0 11.0
3 谢敏 7 27 4.0 5.0
4 肖春光 4 27 3.0 4.0
5 宋健鹏 2 13 2.0 2.0
6 谢田华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车段
出入段线
动车组
通过能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工程学报
月刊
1006-2106
11-3567/U
16开
北京市复兴路69号中国中铁广场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8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6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