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5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与以肝损害为首发症状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的发病年龄(18.94±8.87)岁、K-F环阳性率、疗效,明显高于以肝损害为首发症状者(均P<0.01).发病年龄≤18岁29例(64.4%).明显多于>18岁的例数(P<0.01).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多见于≤18岁,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者的发病年龄晚、K-F环阳性率高、疗效好.
推荐文章
肝豆状核变性临床特点分析
肝豆状核变性
诊断
K-F环
铜蓝蛋白
误诊
12例肝豆状核变性病人临床分析
肝豆状核变性
铜蓝蛋白
K-F环
磁共振成像
肝功能
128例肝豆状核变性分析
肝豆状核变性
凯-弗环
酮氧化酶吸光度
误诊
肝功能损害
83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肝豆状核变性
疾病特征
诊断,鉴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45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临床特点
年,卷(期) 2008,(1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00-1901,190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75.24
字数 20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08.13.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建洋 江苏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5 37 2.0 5.0
2 刘保群 江苏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7 21 3.0 4.0
3 韩明 江苏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3 3 1.0 1.0
4 孙传英 江苏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豆状核变性
临床特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半月刊
1005-8982
43-1225/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42-143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19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1922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