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RANTES是典型的趋化性细胞因子,参与很多炎症反应以及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从天然组织中分离RANTES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对其生物学功能研究和临床应用的需要;运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RANTES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目的:观察人体趋化因子RANTES基因在毕赤酵母体系中的分泌表达,获得重组RANTES蛋白.设计、时间及地点:基因水平的实验观察,于2006-07/2007-10在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313实验审完成.材料:新鲜人外周血取自志愿者,用以分析人体RANTES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质粒pPIC9K、毕赤酵母菌珠Pichia Pastoris GSll5均由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313实验室保存.方法:将人体趋化岗子RANTES基因插入含AOXI启动子和α分泌信号肽序列的酵母表达载体pPICgK中,用Sal I将重组质粒线性化,电击转化毕赤酵母GS115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整合子进行甲醇诱导表达.主要观察指标:趋化因子RANTES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纯化与鉴定结果.结果:人体趋化因子RANTES在酵母培养基BMGY中实现了分泌表达,表达产物经SDS-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及Westem blot 鉴定为重组RANTES蛋白.结论:在毕赤酵母真核系统中实现了人体趋化因子RANTES的分泌表达,为RANTES蛋白进一步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打下了基础.
推荐文章
人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因子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与纯化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因子
毕赤酵母
同义突变
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
巴斯德毕赤酵母
外源蛋白
表达
猪β-防御素1在毕赤酵母中的串联表达
pBD1
毕赤酵母
串联表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趋化因子RANTES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纯化与鉴定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RANTEs 毕赤酵母 分泌 基因表达
年,卷(期) 2008,(40)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4-788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41
字数 50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8.40.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宗利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53 641 12.0 24.0
2 陈国平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56 671 12.0 25.0
3 赵志平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6 17 3.0 4.0
4 张宁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14 257 6.0 14.0
5 邓晓洁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RANTEs
毕赤酵母
分泌
基因表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