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甘蔗(Saccharum officinanun)叶片全长cDNA文库中获得了甘蔗胚胎晚期丰富蛋白基因(LEA)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Sc-Lea.该基因全长921 bp,含有一个495bp编码164个氨基酸的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lame,ORE),5'端非编码区(UTR)长64 bp,31端UTR长362 bp,且在31端UTR有明显的polyA结构,起始密码子周围为CCCCAGCCATGGC,-3、+4位为G,C是该段序列的偏好碱基,符合Kozak规则.目的基因原核表达产物分子量大小约为17.9kD.同时还利用定量PCR技术研究了该基因在水杨酸(SA)、H2O2、PEG和NaCl 4种外源非生物胁迫因子作用下的表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甘蔗Sc-Lea基因的表达,受到PEG和NaCl的强烈诱导,以及H2O2的抑制,同时也会受SA前期抑制和后期诱导作用.推测甘蔗Sc-Lea基因在甘蔗的抗旱和抗盐机制中发挥作用.
推荐文章
甘蔗CDK基因的cDNA全长克隆与表达分析
甘蔗
CDK基因
同源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植物LEA蛋白与Lea基因表达
LEA蛋白
Lea基因表达
胚胎发生
逆境胁迫
百合S-RNase基因cDNA全长克隆及表达分析
百合
S-RNase基因
克隆
半定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蔗胚胎晚期丰富蛋白基因(LEA)cDNA全长克隆及表达特性
来源期刊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甘蔗 LEA蛋白 原核表达 定量PCR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6-842
页数 7页 分类号 S188
字数 55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968.2009.05.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如凯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部 125 1780 20.0 34.0
2 阙友雄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部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41 502 13.0 21.0
3 郭晋隆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部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24 210 9.0 13.0
4 许莉萍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部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59 686 15.0 23.0
5 吴嘉云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部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3 21 2.0 3.0
6 刘金仙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部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5 60 5.0 5.0
7 郑益凤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部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7 47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07)
二级引证文献  (75)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4(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蔗
LEA蛋白
原核表达
定量PCR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月刊
1674-7968
11-3342/S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楼1053室
2-367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03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