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两种提取方法所得石榴籽油的化学成分. 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SE)和超临界CO2萃取法(SFE)提取石榴籽油,以GC-MS法分析两种方法提取的油成分. 结果:SE法提取的石榴籽油中鉴定出8种成分,占总峰面积的71.50%;SFE法提取的石榴籽油中鉴定出11种成分,占总峰面积的84.30%. 结论:两种方法提取的石榴籽油主要成分为脂肪酸,但组成和含量差异明显.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时间短、油得率高、药效成分提取率高.
推荐文章
食用花椒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花椒油
成分
超声波
分析
湘西产黄蜀葵籽油化学成分的GC-MS法分析
黄蜀葵
籽油
化学成分
GC-M S
不同方法提取的文冠果籽油的GC-MS分析
文冠果籽油
提取
气相色谱-质谱
番荔枝子油化学成分 GC-MS 分析
番荔枝子油
GC-MS
不饱和脂肪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GC-MS比较两种提取方法石榴籽油的化学成分
来源期刊 中国现代中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石榴籽油 索氏提取法 超临界萃取CO2法 GC-MS
年,卷(期) 2009,(12)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成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
字数 25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4890.2009.1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苑新 广东药学院中药开发研究所 41 287 10.0 15.0
2 刘燕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剂教研室 56 135 6.0 8.0
3 熊红仔 2 12 2.0 2.0
4 甘柯林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剂教研室 31 65 5.0 6.0
5 聂阳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剂教研室 5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6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石榴籽油
索氏提取法
超临界萃取CO2法
GC-MS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现代中药
月刊
1673-4890
11-5442/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5号依斯特大厦8层
82-302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0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69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