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最早的教学论专著《学记》的群育思想有鲜明特色,其内容主要体现于学生在学校的社会化过程中如何与人和睦相处,以达到修业进德的目的。其重视“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的群育思想独具价值,在强调“学会做人”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我们在国家教育方针中应明确提出“群育”目标。
推荐文章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陶行知
创造教育思想
现实意义
略论朱熹伦理观及其现实意义
朱熹
政治伦理
教育伦理
现实意义
试论王稼祥党际关系思想的现实意义
王稼祥
党际关系思想
现实意义
陶瓷习俗及其现实意义浅论
民俗
陶瓷习俗
形成
外部特征
现实意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学记》群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来源期刊 教育史研究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学记》 群育思想 师生交往 生生交往 现实意义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8
页数 4页 分类号 G40-0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云萍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文学部 25 28 3.0 4.0
2 王健康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学记》
群育思想
师生交往
生生交往
现实意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教育史研究辑刊
季刊
北京北三环中路46号
出版文献量(篇)
1957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