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水下结构表面敷设隔声去耦材料是应用最广泛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提高水下航行器隐身性能的方法.但由于隔声去耦瓦含有空腔的特殊结构形式,该空腔结构形式在受到爆炸冲击波时,腔体将产生变形并吸收能量,这必然会对水下航行器的抗冲击性能产生影响.基于有限元法,通过改变敷设在结构表面的隔声去耦瓦性能参数(包括空腔结构形式、空腔尺寸及材料厚度等),采用ABAQUS大型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软件,对隔声去耦瓦空腔结构变形与冲击波能量吸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隔声去耦覆盖层空腔结构变形、速度及加速度与冲击波能量吸收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兼具抗冲和隔振功能的声学覆盖层结构设计建议.结果表明在声学覆盖层满足结构减振降噪要求情况下,建议尽量减小声学覆盖层的腔体形状.
推荐文章
隔声去耦瓦声学性能有限元及实验研究
隔声去耦瓦
声学性能
有限元
双层圆柱壳
水深与腔型对隔声去耦瓦吸声系数的影响
非均匀层
隔声去耦瓦
吸声系数
静水压力
声学特性
隔声体性能评价的方法研究
声波测井
隔声器
性能
测量
实验装置
测试方案
钢筋混凝土墙抗冲击性能的数值模拟分析
钢筋混凝土墙
动态响应
极限荷载
轴压比
结构失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隔声去耦瓦抗冲击性能数值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舰船研究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板结构 双层圆柱壳 隔声去耦瓦 爆炸冲击波 抗冲击性能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
页数 7页 分类号 U661.4
字数 55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09.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熊亮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 314 3292 27.0 41.0
2 汪玉 海军装备研究院舰船所 131 1176 20.0 27.0
3 钱德进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 17 227 9.0 15.0
4 曾令玉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 9 39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10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板结构
双层圆柱壳
隔声去耦瓦
爆炸冲击波
抗冲击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舰船研究
双月刊
1673-3185
42-1755/TJ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张之洞路268号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7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9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