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福建近海出现过的13属23种石首鱼(Scuaebudae),作为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及其量化数据取值依据.选取39个特征指标,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Hierar-chical Cluster)对其进行数值分类,得出了福建近海石首鱼类的聚类分类结果.结果表明, 聚类分析法的分类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分类结果基本吻合,可将福建近海出现过的石首鱼类分成13类(属).证明了朱元鼎教授等对我国石首鱼类的分类是比较科学、合理的.研究结果支持把鮸状黄姑鱼(Nibea. miichthioides)归到黄鳍牙鱼(鱼或)(Chrysochir),这一点与传统的形态分类法观点不同.另外,本研究结果对大头白姑鱼(Argyrosomus macrocephalus)和勒氏短须石首鱼(Umb-rina.russelli)的分类存有分歧.并提出了一些具有参考价值和值得重视的观点,有待将来进一步的探讨.
推荐文章
基于COⅠ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在石首鱼科鱼类系统分类中的应用
COⅠ基因
DNA条形码技术
石首鱼科
系统分类
淡水石首鱼幼鱼外部形态与内部解剖学特征
淡水石首鱼
形态学
黏液孔
解剖结构
咽齿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类分析在石首鱼类分类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生物数学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石首鱼类 数值分类 系统聚类分析 福建近海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3-740
页数 8页 分类号 Q179.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新红 23 126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石首鱼类
数值分类
系统聚类分析
福建近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数学学报
季刊
1001-9626
34-1071/O1
辽宁省鞍山师范学院158信箱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2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12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