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对方法概念局限性的不满,以及后现代主义和相关学科理论的支持,后方法外语教学思想应运而生,尝试综合多种因素以从更广的视域来看待外语教学,并引起诸多研究者的关注。Kumaravadivelu提出的后方法语言教育框架中包括三个参数和十务宏观策略等,倡导关注具体情境、注重教师认知自主性,为外语教学构建了可遵循的指导原则和可操作的实践理念。后方法理念提醒我们要关注我国外语教学中各路教学法的辨证取舍、本地特色外语教学建设以及外语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构建等问题。
推荐文章
新时期大学外语教学方法再思考——以非专业不同水平阶段外语教学实践为视角
外语教学法
各水平阶段
多元化
语言交际能力
一体化+活动教学法
外语教学法发展的几个新趋势
外语教学法
整体化
综合化
立体化
从文化差异的视角探讨外语教学的隐喻翻译问题
隐喻
文化差异
翻译
外语教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外语教学的“后方法”视角
来源期刊 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外语教学法 后方法 语言教育理论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4
页数 4页 分类号 G44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薛芬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6 29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外语教学法
后方法
语言教育理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
双月刊
22-1387/G4
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号二号办公室四层
出版文献量(篇)
11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