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以枯草芽孢杆菌纳豆亚种为出发菌株,考察不同碳氮源及NaCl浓度、谷氨酸、种龄、接种量对微生物发酵产γ-聚谷氨酸的影响,以提高γ-聚谷氨酸的产量.方法:该菌菌种活化后,接入种子培养基,于37℃、200 r/min震荡培养18 h,然后按2%接种量接入不同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γ-聚谷氨酸分离纯化后,根据其产量筛选最适发酵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并对产物进行分析测定.结果:①最佳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蛋白胨,NaCl浓度为30 g/L、种龄15 h、接种量3%,且需在培养基中添加谷氨酸.②该菌株在最适条件下发酵56h时,γ-聚谷氨酸产量达32.7 g/L,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26 kDa,呈多分子质量聚集体形式.③γ-聚谷氨酸的合成与菌体生长并非完全同步.结论:γ-聚谷氨酸作为一种天然的、可生物降解的、对环境和人体无害的多聚物,可由微生物发酵合成,且在此适宜条件下产量较高.
推荐文章
γ-聚谷氨酸的特性、生产及应用
γ-聚谷氨酸
谷氨酸同聚物
发酵
高分子量的聚L-谷氨酸的合成与表征
L-谷氨酸
L-谷氨酸苄酯
聚-L-谷氨酸苄酯
聚-L-谷氨酸
纳豆芽孢杆菌液体发酵生产γ-聚谷氨酸
纳豆芽孢杆菌
液体发酵
γ-聚谷氨酸
HPLC
SDS-PAGE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分子量聚谷氨酸的微生物合成及其发酵过程的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γ-聚谷氨酸 纳豆菌 发酵 优化培养
年,卷(期) 2009,(14)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37-2640,2605
页数 分类号 Q936|Q939.97|TQ920.1|TQ9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艳丽 青岛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40 161 6.0 11.0
2 刘克为 17 91 4.0 9.0
3 高华 青岛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114 704 13.0 2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γ-聚谷氨酸
纳豆菌
发酵
优化培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旬刊
1673-6273
23-1544/R
16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32号
14-12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114
总下载数(次)
63
总被引数(次)
9995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