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金融机构在一国支付体系及金融资产托收和转移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使得洗钱者将金融机构作为了洗钱的首选渠道,在金融机构中又以银行业为主要渠道,因此,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机构就始终站在反洗钱的第一线,是反洗钱的核心力量,且相对于监管部门有处在信息优势的位置,但银行业在共享信息过程中所付出的包括资源流失、成本增加等都是显而易见的,而能获得收益却基本上都是隐性的,收益和成本无法匹配.本文试图通过建立金融业的反洗钱成本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使其愿意主动与监管部门共享其优势信息,从而解决反洗钱工作中监管者与银行业信息不对称的难题.
推荐文章
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内在动力不足问题研究
内在动力不足
外部经济
博弈分析
对策建议
外资银行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与对策
外资银行
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
影响
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国银行业在反洗钱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及对策——基于监管者与银行信息不对称角度
来源期刊 海南金融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银行业 成本与收益 信息不对称 激励机制 对策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金融监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6
页数 4页 分类号 F820.3
字数 39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9031.2009.0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茜 2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7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银行业
成本与收益
信息不对称
激励机制
对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南金融
月刊
1003-9031
46-1009/F
大16开
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83号琼泰大厦28层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19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95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