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聚时苯二酚薄膜修饰玻碳电极(PHQ/GCE),并用该电极对抗坏血酸(AA)进行测定.研究发现:在0.2 mol/L Na2HPO4-NaH2PO4(PBS,pH 7.0)缓冲溶液中,以0.1 mol/L KC1作支持电解质,PHQ/GCE对AA有明显的催化氧化作用.同时,应用线性扫描循环伏安法对AA进行定量分析,其氧化峰电流与AA浓度在5.0×10-6~1.0×10 mol/L 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7 mol/L对此机理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聚对苯二酚修饰玻碳电极上带有的酚羟基与脱氢抗坏血酸自由基之间形成的氢键是电催化氧化的主要原因.
推荐文章
聚对苯二酚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其对抗坏血酸的催化氧化作用
对苯二酚
化学修饰电极
抗坏血酸
电催化氧化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对植物油的抗氧化作用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酶法
化学法
植物油
抗氧化
家庭储存
抗坏血酸在聚对苯二酚/铜复合膜修饰电极上电催化氧化行为的探究
抗坏血酸
电催化氧化
电沉积法
循环伏安法
化学修饰电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对苯二酚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对抗坏血酸的催化氧化作用
来源期刊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对苯二酚 化学修饰电极 抗坏血酸 电催化氧化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与化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7,52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57.1|Q564
字数 31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0874.2009.05.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永 山西大同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93 457 10.0 15.0
2 孟双明 山西大同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83 416 11.0 14.0
3 樊月琴 山西大同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38 178 8.0 10.0
4 范丽芳 山西大同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对苯二酚
化学修饰电极
抗坏血酸
电催化氧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4-0874
14-1344/N
大16开
山西省大同市新平旺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66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5411
相关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Shanxi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sxnsfc.sxinfo.gov.cn/sxnsf/index.aspx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