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纳米定位平台的构型和定位精度问题,采用体硅加工技术成功地研制出了一种基于单晶硅并带有位移检测功能的新型二自由度微型定位平台,定位平台采用侧向平动静电梳齿驱动.利用力电耦合和能量守恒原理分析了静电致动器的致动机理,对定位平台的主要失效模型、静态和动态特性进行详细建模分析,证明了静电梳齿力电耦合所导致的侧壁不稳定以及驱动器的最大稳定输出位移,给出了平台稳定工作条件下梳齿间隙、梳齿初始交错长度以及复合柔性支撑梁的弹性刚度比之间的关系.动态分析时考虑空气阻尼对平台的影响,给出了平台最大运行速度、位移及动态条件下的临界驱动电压并把分析结果应用于平台闭环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驱动电压30 V时,平台稳定输出位移达10 μm,机械稳定时间仅为2.5 ms.
推荐文章
半潜式钻井平台动力定位集成监控技术
半潜式钻井平台
动力定位
监控系统
OPC (OLE for Process Control)
基于体硅工艺的定位平台制作工艺分析
体硅工艺
深度反应离子刻蚀
背片技术
面内侧面压阻
纳米级定位平台
基于体硅微机械工艺的光波导器件封装技术
耦合
封装
各向异性腐
蚀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体硅工艺的集成式定位平台
来源期刊 光学精密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体硅工艺 纳米级定位平台 静电驱动 致动机理 特性分析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微纳技术与精密机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340
页数 8页 分类号 TH703.6|TN305
字数 35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4-924X.2009.02.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荣伟彬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98 1491 23.0 33.0
2 孙立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379 7003 43.0 61.0
3 李昕欣 15 139 7.0 11.0
4 马立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34 275 8.0 16.0
5 王家畴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体硅工艺
纳米级定位平台
静电驱动
致动机理
特性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学精密工程
月刊
1004-924X
22-1198/TH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
12-166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67
总下载数(次)
10
相关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