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采用亚微米级碳化硅细粉,加入少量合适的烧结添加剂,用干压成型及无压烧结这两个简单易行的工艺制备出碳化硅陶瓷样品,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工艺下碳化硅陶瓷烧结体的密度.通过对烧结体密度的测量,烧失率和线收缩率的计算及显微组织形貌的观察发现,当添加了适当含量烧结助剂碳和硼时,烧结温度约为2200℃时碳化硅陶瓷有最大的密度,约为2170℃时有最小的烧失率,为2130℃时,线收缩率最小.随着烧结温度升高,碳化硅陶瓷烧结体的微孔数量呈下降趋势,烧结体微孔的深浅程度呈上升趋势.
推荐文章
烧结助剂对低温制备碳化硅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碳化硅
粉体
烧结
烧结助剂
制备
抗热震性
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用碳坯的制备
木质碳粉
注浆成型
料浆黏度
碳坯密度
碳化硅-氧化铝多孔陶瓷的制备研究
多孔陶瓷
颗粒堆积
抗折强度
孔隙率
线收缩率
高精度复杂形状碳化硅陶瓷制备工艺研究
陶瓷素坯加工
凝胶注模成型
反应烧结碳化硅
无模成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碳化硅陶瓷的制备及烧结温度对其密度影响的研究
来源期刊 内江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无压烧结 碳化硅 陶瓷 烧结温度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创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95
页数 2页 分类号 TQ17
字数 33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1436.2009.02.07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亚明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12 41 3.0 6.0
2 楼挺挺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2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压烧结
碳化硅
陶瓷
烧结温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内江科技
月刊
1006-1436
51-1185/T
大16开
四川省内江市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29
总下载数(次)
43
总被引数(次)
354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