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非对称联合对角化算法收敛速度慢以及有可能收敛到奇异解的问题,首先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的非对称代价函数,该代价函数在最小二乘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使对角化矩阵非奇异的约束项,以保证算法不会收敛到奇异解.然后利用一种循环最小化技术来优化提出的代价函数,得到一种非对称非正交快速联合对角化算法.算法的性能分析证明,该算法不仅全局渐近收敛,而且具有不变性.左右对角化矩阵的关系也证明了非对称联合对角化的一般性.实验仿真表明,与原非对称联合对角化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收敛速度更快,而且可以显著降低干扰信号比.
推荐文章
基于高斯-牛顿迭代的非正交联合对角化算法
盲源分离
二阶统计量
联合对角化
高斯-牛顿迭代
最佳权矩阵
利用参数结构的快速非酉联合对角化算法
盲信号分离
联合对角化
目标矩阵
自适应学习率
基于非正交联合对角化的盲波束形成
波束形成
联合对角化
累积量
对称矩阵对角化的正交变换模型
对称矩阵
对角化
正交变换
对称变换
对角化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对称非正交快速联合对角化算法
来源期刊 自动化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联合对角化 盲信源分离 最小二乘标准 循环最小化 非奇异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9-836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04.2010.008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伟涛 29 74 5.0 6.0
2 楼顺天 55 530 9.0 21.0
3 张延良 11 39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联合对角化
盲信源分离
最小二乘标准
循环最小化
非奇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自动化学报
月刊
0254-4156
11-2109/T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北京2728信箱)
2-180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24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12070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