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义学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本文首先阐明该理论的相似性和原型具有主体性和不确定性,并指出语言的使用本质上就是在特定语境下使用者对事体进行范畴化和次范畴化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再以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为出发点,从范畴的相似性和原型两个方面,阐明范畴的构建不只是在主体自身完成的,还必须通过主体间的交往才能真正实现,具有主体间性.
推荐文章
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观的转向:回归日常生活
哲学观转向
语言观转向
日常生活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论”视角下的英语教学
维特根斯坦
语言游戏论
语言学习
英语教学
维特根斯坦思想的一致性
形而上学
维特根斯坦
语言
意义即用法:后期维特根斯坦意义观述评
后斯维特根斯坦
意义
用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范畴构建的主体间性——以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为视角
来源期刊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原型范畴理论 主体性 主体同性 维特根斯坦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语言与语言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6,21
页数 5页 分类号 HO
字数 637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俞建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24 93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4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原型范畴理论
主体性
主体同性
维特根斯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2-722X
41-1164/H
大16开
河南省洛阳市036信箱120号学报编辑部
36-212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3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57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