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谷氨酸脱氢酶是谷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为提高谷氨酸棒杆菌S0615发酵产谷氨酸脱氢酶的酶活,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其发酵培养基与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培养基组成为:尿素0.8%,葡萄糖5%.玉米浆0.8%;优化的培养条件为pH值7.2,温度35℃,搅拌转速350 r/min,通气量1.5 L/min,采用恒定pH值控制尿素流加.在此发酵工艺条件下,谷氨酸脱氢酶的酶活可达到35.87 U/g.
推荐文章
高等植物中的谷氨酸脱氢酶及其生理作用
NAD(H)-谷氨酸脱氢酶
高等植物
固铵
脱铵
初始生物素含量波动时谷氨酸发酵关键酶系的酶活变化模式
代谢分析
谷氨酸发酵
酶学分析
生物素
吐温
血浆谷氨酸脱氢酶活性测定在肝胆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谷氨酸脱氢酶
肝损伤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稀土元素对谷氨酸发酵产酸及其谷氨酸脱氢酶的影响
稀土元素
谷氨酸
谷氨酸棒杆菌
谷氨酸发酵
谷氨酸脱氢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谷氨酸脱氢酶发酵工艺的正交试验设计
来源期刊 化工时刊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谷氨酸脱氢酶 谷氨酸棒杆菌 正交试验设计 发酵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科技进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92
字数 24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154X.201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自皓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16 50 4.0 6.0
2 顾薇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31 143 6.0 10.0
3 潘永兰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16 88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
195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谷氨酸脱氢酶
谷氨酸棒杆菌
正交试验设计
发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时刊
月刊
1002-154X
32-1320/TQ
大16开
南京四牌楼东南大学五五楼四楼
28-256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07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254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