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姓名是人在交往中的一个称谓、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一个符号,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姓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是了解一个民族历史、宗教、民俗等信息的窗口。本文通过比较德汉姓氏的起源和人名命名方式的异同,既可以看出中德文化的差异,同时也体现出人类思维的共性。
推荐文章
名人姓名权与名人姓名商标权
名人
姓名权
商标权
冲突
基于类向量模型的中文姓名识别研究
中文姓名识别
类向量模型
Viterbi算法
基于汉字
浅谈记住学生姓名的有效性策略
记住学生姓名
必要性
有效性
论学术期刊中多个姓名的衔接问题
多个姓名
学术期刊
衔接
规范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德汉姓名比较
来源期刊 德语学习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姓名 文化内涵 文化载体 民族历史 命名方式 人类思维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8
页数 7页 分类号 G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少莉 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3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姓名
文化内涵
文化载体
民族历史
命名方式
人类思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德语人文研究
半年刊
2095-6150
10-1069/H
32开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北京外国语大
2-44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11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5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