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最近一次的“同课异构”活动中.本人听到了两节呈现截然不同的概念课——“认识负数”,让我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有了新的体验。“认识负数”是全新的教学内容。两课中教者都力求结合生活实际,利用学生身边生活中的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大胆、合理地进行补充开发,并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性活动设计,让学生在亲自动手记录表示相反意义数据的过程中,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需求。因而,在两课开头探究新概念时都设计了让学生自主记录表示相反意义数据并交流汇报的学习活动。简述如下:
推荐文章
从“同课异构”谈音乐歌唱教学的有效性
同课异构
歌唱教学
有效性
从“同课异构”看中职英语不同导入方法的有效性
同课异构
中职英语
导入方法
有效性
“同课异构”比“有效”
同课异构
《整理房间》
数学教学
一年级上册
课堂教学
《分类》
标准教材
有效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同课异构"谈课堂有效性的再认识
来源期刊 江苏教育研究:实践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同课异构 有效性 学生自主 再认 生活实际 活动设计 教学内容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39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33.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亚静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数学课堂教学
同课异构
有效性
学生自主
再认
生活实际
活动设计
教学内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
月刊
1673-9094
32-1777/G4
南京市北京西路77号教育科研大楼
28-370
出版文献量(篇)
408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